位置:首页 >专家工作室 >室外环境工作室 >经验分享

创设适宜的室外环境,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发表日期:2012年02月16日     浏览:2291 次

创设适宜的室外环境,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郑碧琴    深圳市基建幼儿园

[摘要]  室外环境是构成幼儿园课程发展体系所必需的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健康、科学认知、语言、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本园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充分地利用本园的教育资源,创设出了具有本园特色的室外环境。

[关键词]环境多样化、社会性发展、创造性能力、实践探索能力

 

幼儿的发展是与周围环境主动、积极地相互作用的结果。室外环境向幼儿展示了丰富、具体、形象、生动的认识内容,大大激发了幼儿的探索和认识兴趣。幼儿可以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充分地使用各种自然资源和人造资源,主动地获取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丰富经验。将良好的室外环境引入到幼儿的教育活动中,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提供幼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促进教师与幼儿间的有效互动;促进幼儿间的积极互动与交往。

此外,室外各种各样的活动能够使幼儿发挥出最大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幼儿的好奇心、发散思维以及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对于幼儿的认知、语言、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由于幼儿园经费有限,本园(深圳市基建幼儿园)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充分地利用本园的教育资源,创设出了因园而宜的、有本园特色的室外环境。与传统室外环境相比,这种室外环境同样有助于使幼儿活动时间延长、攻击性行为减少而合作性行为增加、自我意识得到增强、语言技巧获得发展、热衷于更加新奇而又耗费体力的活动。

有本园特色的室外环境发挥教育作用具有如下特点:

1、环境的充分挖掘与利用。同一个室外环境应该提供尽可能多的、不同类型的经历,产生刺激丰富的室外环境,有助于幼儿的随机应变和发明创造。

比如一年之中,游泳池在幼儿园只有夏季六、七月份才能起到让幼儿游泳、戏水的作用,其余时间都是空置的,为充分利用空间,我们将幼儿的结构区设在游泳池里,达到不同季节不同功能的效果。

此外,我们让孩子收集不同材料、形状、气味的物品,如一些罐子、盒子、积木等废旧材料和自然物废等,放置于泳池结构区内。该方法可提供幼儿创造组合,以引发幼儿丰富想象和多元化经验,满足他们认知建构、交往合作等方面的需要。

这种室外环境把空间最大限度地用于活动和探索,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幼儿没有被局限在规定的、少量的活动器材上,他们变得很有创造性,能够主动地去寻找新鲜有趣的活动材料。

2、环境利用的多样化。室外环境所提供的活动项目应该互相关联,构成活动过程的自然流动。

创设有利于幼儿互动、自由选择、均衡发展的环境,如:在大树底下、小后院都铺上休闲椅,让孩子们可以在那里看书、下棋、聊天、倾听音乐、户外写生等,给幼儿美观愉悦的感受。

3、多样化环境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整个室外环境应该鼓励幼儿间的互动,所提供的活动项目应适于团体活动。在室外,幼儿能够互相交流感情,能够体会人类的个性与社会性。如:引导幼儿与同伴互动,解决小组的建立、人员的分工、任务的分配等问题;注重活动过程中幼儿与环境和他人的互动,以促进幼儿交往交流能力的发展。

1)室外环境为角色游戏、建筑游戏提供了多种便利。如:在科学区投放了各种各样的小工具、钉子和木板等,让幼儿自由地敲敲打打,探索工具的各种用途。让幼儿进入角色,模仿家具店、小工厂里的工人、管理者,培养幼儿合作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协调能力。

2)本园创设走廊环境与幼儿的真实生活、社会经验等相结合,凸显三个主题:“走进童话世界”、“走进科学世界”、“走进民俗一条街”。营造出视觉开阔、主题鲜明、文化气息浓厚、有品位的精致联廊环境。如:“走进童话世界”,营造游玩和学习的广阔平台,寓学于乐!在观赏经典童话故事的同时,引导幼儿健康成长,吸收有益的思想元素,通过丰富的想象在思想上塑造真善美的人格,传达出发人深思的内涵,并通过环境来熏陶幼儿,让幼儿从简单中体验智慧,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生活态度。如:“走进科学世界”运用科学、恰当的方法,发展幼儿的观察、分类、测量、表达、思考等智力能力;发展幼儿的好奇心、探索科学的兴趣、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信心等良好品质。如:“走进民俗一条街”,让幼儿进一步加深对少数民族认识和了解,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和民族大团结的和谐氛围,使幼儿学会交往,懂得尊重他人。充分体现环境育人的功能。

4、创设环境促进幼儿实践与成长。

1)在室外,幼儿能够从艺术与自然中感受到快乐;幼儿能够互相交流感情。为了让幼儿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我园开辟了青青世界,让幼儿自己亲手种下属于自己的植物,由幼儿照顾好自己的小植物,亲身体验种植各种蔬菜、水果的乐趣,特别是让幼儿亲身种植水稻,插秧、浇水、施肥、观察、记录等,让幼儿了解水稻的整个生长过程,从稻子长出白白嫩嫩的小芽,到长成绿油油的小稻秧,再到金黄色的稻花从穗子间探出脑袋,穗子上长出了一颗颗稻子,稻子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嫩绿色的,慢慢地变成深绿色,最后变成了金黄色。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懂得珍惜粮食。到一定的时期还可以写生,也能陶冶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绪,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2)幼儿对大自然中声、光、电的变化以及动植物的生长充满了好奇。在探索这类自然现象时,户外常常是幼儿最佳的探究场所。如,在有阳光的地方,一张白纸、一张废旧光盘就可以让幼儿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造彩虹

5、多样化环境促进幼儿在自我发展水平上进步,促进不同年龄幼儿的多种技能技巧。

1)为给幼儿创设美化、儿童化的环境,创设了平衡区、攀爬区、投掷区等,让孩子每天能进入不同的区域参加锻炼。

2)合理安排活动场地,充分利用园内自然物,场地设置富有变化,又平底、缓坡、阶梯等,幼儿在这样的场地上游戏,获得自然而均衡的发展。

3)为了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探索精神。利用废旧轮胎,开展创新游戏活动。如:用废旧轮胎做成攀登架,让幼儿练习攀爬;用废旧轮胎在平地上滚轮胎练习平衡、快跑;用废旧轮胎拼成小桥,在轮胎的圆洞中间进行走、跳等,培养了幼儿合作协调能力,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6、注重环境的安全性,以幼儿为本。室外环境必须符合安全、卫生要求。安全的室外环境不仅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还可以促进幼儿更富创造性的活动,因为幼儿不必担心受伤而更敢于冒险。对室外环境的创设给予细心的关注,无论对于减少事故的发生,还是对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利用幼儿园的操场上安全课,请小朋友观察一下四周环境,做哪些动作是有危险的,我们应该怎么做;或者在操场上,让孩子进行角色表演(醉酒驾车,闯红绿灯等),也可以利用操场上数学课,让幼儿去捡树叶,数自己手中的树叶,并说说操场上的物体是几个,是什么形状的,这些都是关于数学的;玩一些关于环保的游戏。

2)利用楼梯告诉幼儿楼梯上的一些安全意识,并让幼儿说说自己上下楼梯是怎么怎走的,还可以让幼儿用废旧物品在楼梯上做出安全意识的标志等。

室外环境是室内环境的延伸。在室外,幼儿能够更加自由的从自然中感受到快乐;更加自然的进行情感交流;更容易切身体验社会化交往;更加自主的对游戏过程和结果做出选择、承担责任。毫无疑问,室外环境将越来越成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