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专家工作室 >室外环境工作室 >经验分享

幼儿园室外学习环境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

发表日期:2013年03月07日     浏览:3387 次

幼儿园室外学习环境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

——大班户外角色游戏《东北餐厅》个案研究

杨梅[*]

(深圳实验幼儿园  深圳 518060  )

摘要:室外环境资源是幼儿阶段不可或缺的学习宝库,作为一种隐形课程它利于幼儿健康成长,也是幼儿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室外学习促进幼儿意志力、交往能力、想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室外环境开发和利用的重点就是开发幼儿园室外环境中的潜在资源,充分利用室外环境,进行五大领域的各类活动,创设混龄交往平台。本文大班户外角色游戏《东北餐厅》为个案,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和游戏活动实践重点分析户外混班戏剧表演区 “角色游戏一条街”的 象征性角色游戏的组织、实施及反思,并结合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提出幼儿园室外活动开展的教师支持性指导策略,以期对幼儿园室外学习环境的开发和利用理论研究一些启示。

关键词:幼儿园室外学习环境  室外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师指导策略

一、问题提出

环境是一种“隐形课程”,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是幼儿园学习环境有室内、室外之分,“幼儿园室外环境资源”主要是指幼儿园室外空间范围内,以各种设施、材料为媒介,通过有目的创设、开发而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资源总和。幼儿园的室外环境包括室外游戏场地、植物绿化、室外小品、铺装等。这些室外环境的构成要素都会直接影响到幼儿园功能的完善和环境质量的提高。因此,必须给于足够的重视,并精心设计,使幼儿能生活在一个健康、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里。

国内关于幼儿园室外环境的成果繁多,如刘宝仲1989年主编《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师黎志涛2006出版《幼儿园建筑设计》、付瑶2007年出版《幼儿园建筑设计》等。北京林业大学的高小晗(2007)在《北京幼儿园户外环境研究》中系统地分析幼儿园室外环境的构成要素及设计方法。重庆大学的潘例(2005)《心理·环境·行为一一幼儿园交往空间构成模式分析》中以儿童所处的社区、家庭和幼儿园为研究背景,把儿童与社会、自然、他人的互动行为关系相对应的幼儿园交往空间构成关系寻找出来,并予以简化、概括为幼儿园交往空间模式。山东农业大学的刘敏(2009)《儿童游戏活动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景观营造的研究》中探讨了合理布置儿童游戏空间景观营造的原则,总结了儿童游戏活动空间的景观营造方法。南京工业大学的袁恒华(2006)《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幼儿园建筑环境研究》中分别对我国的幼儿教育的起源和发展历史、素质教育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幼儿园的室内外关系和幼儿的游戏活动场所进行了研究探讨。刘建(2000)在本园室外空间环境设计中提出要根据幼儿的心理和行为创设幼儿园环境。包智博(2010)分析了如何在室外环境设计中应用环境心理学的理论。汪颖赫与李文(2011)又针对当前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国外则从不同方面对室外环境进行了研究,如在室外环境的价值及其与儿童发展的关系、以及其与教师教育行为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已有出版物有美国的琳达·凯恩·鲁思(LindaCainRuth)2003年出版的《简捷图示儿童建筑环境设计手册》、美国著名儿童保育专家安妮塔·鲁伊·奥尔兹(AnitaRulOldS)博士与其同事于2008年出版《儿童保育中心设计指南》、西班牙建筑师帕科·阿森西奥(Asensi0P.)2003年出版了《世界幼儿园设计典例》及德国的马克·杜德克(MarkDudek)2008年出版的《学校与幼儿园建筑设计手册》是学校与幼儿园建筑师的必备指南。国外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关于室外环境作用的研究,如2005年国外学者就研究发现在高质量的室外环境中孩子会表现出更多的建设性游戏,随着室外环境质量的下降,孩子的消极行为增多;关于室外环境与儿童身体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以及情感发展关系的研究,如2001年,有学者通过观察研究发现户外环境会引发儿童表现更多的象征性游戏。也有人通过观察研究发现幼儿在室外比在室内更倾向于参与更加复杂的同伴游戏;关于教师在室外活动中的作用的研究。如2005年国外学者研究表明教师的互动行为也会受到室外环境质量的影响,在高质量的室外环境中教师越能够给予幼儿积极的支持,更能够促进儿童的发展。国外在室外环境的价值及其与儿童发展的关系、以及其与教师教育行为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如2005年国外学者就研究发现在高质量的室外环境中孩子会表现出更多的建设性游戏,随着室外环境质量的下降,孩子的消极行为增多,2001年,有学者通过观察研究发现户外环境会引发儿童表现更多的象征性游戏,也有人通过观察研究发现幼儿在室外比在室内更倾向于参与更加复杂的同伴游戏。

纵观国内纵观国内外已有文献,幼儿园室外环境领域的专项研究少之又少,可以查证的相关文献资料非常有限,研究多集中在对环境设计的研究上,且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缺少实践探索、以及系统的研究分析。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幼儿园本身的面积就比较有限,大部分的室外面积都用于满足活动场地,对于室外环境尤其是园林景观来讲,可利用的空间极其有限,另一方面则是大多数的幼儿园都把幼儿活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幼儿园室外环境对于幼儿的影响作用,在室外环境的建设上缺乏资金投入和专业人员的参与,很多幼儿园的室外园林景观都是自己进行设计和施工。

基于此,本论文参考已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结合我园特色进行“幼儿园室外环境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开发幼儿园室外环境中的潜在资源,充分利用室外环境,进行五大领域的各类活动,创设混龄交往平台,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均衡发展。本文的重点放在让幼儿在户外进行象征性的角色游戏。

二、室外学习环境开发与利用的活动组织及实施

(一)组织形式

每周五上午,每周五上午时间(确保两小时),每班三个大区,一个混班交往的戏剧表演区。混班戏剧表演区设在户外一条长廊全面开展“角色游戏一条街”的活动,开设了美味批萨店、金色童年影楼、天天剧场、百花园小区、美羊羊理发店、休闲吧、爱心医院、风味餐厅、爱国银行、无敌赛车场、服装店等十二个区,老师及家长助教每人重点负责一个区域的创建、开展、推进工作,幼儿打破班级界限,自主选择承担角色任务,在角色扮演、社会交往中建构自我经验。

(二)活动实施

时间201254日 上午1005-1010

地点:混班交往的戏剧表演区,大班户外角色游戏——东北餐厅

对象:小汪(食客)、杨杨(服务员A)、小曾(服务员B)、元元(大厨),芳芳(收银)

活动记录:

小汪手里拿着一把“钱”走进东北餐厅,一边走一边说:“该我了,该我了……”服务员A一路陪同过来,小汪来到的长春厅的桌子前坐下,举手大叫:“我要点菜了”。服务员B将菜谱递给小汪,小汪放下手上的钱,接过菜谱翻看服务员A拿来一把筷子对着B说,“这里没有筷子了”,然后手里的筷子放在桌上。小汪翻着菜谱,对服务员说:“我要番茄!”服务员:“这不是,是茄子!”小汪继续翻,指着图片:“还要一碗面条……”B接过菜谱,边走边翻,对大厨说:“来一份茄子” 厨师说:“有。”走到菜台前拿起盘子,放上一根茄子,走到窗口,扭动着跨,有节奏地吆喝“你走、你走”,传了几道菜。之后问:“茄子谁的?A接过茄子,绕到长春厅,送给小汪“茄子”小汪接过茄子,放在桌上,用筷子夹起茄子,说:“这个太大了吧。”收银员回应:“你可以拿手吃着玩”小汪左右手齐上,用筷子将一整条茄子夹起了:“这也太大了吧,啊呜、啊呜……吃完了。”小汪抽出一张五块的钱,看着收银员:“五块?”收银员对着小汪说:“一份五块钱,两份十块钱,三份十五块钱。”小汪拿出十五块钱交给收银员。继续捡起掉在地上的钱,离开餐厅。

(三)活动分析及反思

从活动中可见,环境准备比较充分餐厅有大门、餐桌,还有专门的厨房,材料有点菜单、各种仿真菜肴,还有不同的角色服装供幼儿装扮用来强化角色意识。幼儿能够进行分工合作,门口迎宾吆喝,服务员会陪同客人上座、为客人拿菜牌,到厨房下订单,再传菜,厨师、收银员都能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遵守游戏规则,相互配合。室外活动中,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强,厨师按菜单出菜,时而巡视,当顾客提出“我还有一碗面”时,及时救场,满足顾客的需求;收银员面对顾客提出的“茄子太大了”以玩笑的方式“你可以拿手吃着玩”解决了即将发生的矛盾。活动中,幼儿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幼儿都沉侵在角色之中,体验扮演的快乐、游戏的快乐。孩子们投入到自己的角色中,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演绎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成人世界”。整个游戏过程幼儿都有丰富的语言交流,而且言出必行,收银员在游戏中表现出较强的心算能力,幼儿置身于属于自己的社会生活,他们随时使用自己的知识与经验来解决问题,从而促进了自身认知水平的发展。

但是,反思此次活动,教师需要丰富并改进材料,提供语言支持如餐厅人员可以学会用一些形容词“香喷喷或热腾腾的面来了”等。教师可以减少钱币投放的数量,还可以提供腰包让幼儿装钱或建议放在裤兜里或是提供刷卡机,给“顾客”使用银行卡的机会,并丰富孩子的角色体验。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较强的心算能力,教师要顾及到幼儿在不同层次中的学习需求,例如推出1元菜式,使幼儿在游戏中能接触到10以内的加减法。

三、幼儿园室外活动开展的指导策略

(一)活动前的指导

教师应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拓宽室外游戏内容来源,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应,幼儿的生活经验越丰富,游戏的内容就越充实、越新颖;鼓励幼儿提出主题,与幼儿协商确定主题,角色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游戏,其主题应来自于幼儿的兴趣点和需要,老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游戏的需要,启发幼儿游戏的动机,帮助幼儿学会确定主题;通过自荐和竞选的方式,指导幼儿选择和分配角色,在这模仿真实社会虚拟的情节中,孩子很认真地面对,自荐的勇气、民主的推选、观点的发表,竞争成败的成功感、挫折感,这些都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不同忽视的一面;创设游戏场地,教师和幼儿一起准备丰富的玩具和游戏材料,老师要摆脱过去环境和材料由老师“包干”的做法,要发挥幼儿的主人翁意识,让幼儿一起参与环境创设和材料准备过程。

(二)活动中的指导

指导幼儿丰富游戏内容和情节,提高游戏水平,老师要做一个有心人,有一双慧眼和灵动的心,善于发现游戏推进的契机;在问题解决中推进游戏的开展,由于幼儿经验有限,老师也要适时参与或指导经理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引导经理学习民主协商,与员工和谐相处;引导幼儿遵守必要的游戏规则,作为集体活动,必要的规则是确保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在指导时,教师要引导幼儿按角色间应有的关系行动,可以模仿现有社会规则。

(三)活动后的指导

让游戏在愉快自然的状态下结束,老师要把握好结束游戏的时机和结束游戏的方法,应在幼儿情绪尚未低落时结束游戏,这样可以让孩子意犹未尽,对下次游戏充满期盼;做好游戏后的整理工作,游戏结束后整理场地,收拾玩具既是方便下次开展的必要条件,又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视时机,幼儿可以有条理地收整材料、分类打包,还要学会分工合作、做事有始有终。评价、总结游戏,成功的讲评对提高游戏质量、发展游戏情节和巩固游戏中所获得的情绪体验等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

五、小结

室外环境资源是幼儿阶段不可或缺的学习宝库,它利于幼儿健康成长,如日光浴、空气浴,开展全身运动时可以有效地促进骨骼和运动机能的增长;室外环境也是幼儿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如通过对自然界沙、水、石、树、泥、草、木、虫和鸟的接触和了解,幼儿接受了所有必要的运动神经刺激;另外让幼儿在各种室外活动中体验各种感情,培养其对事物的爱好和兴趣;还可以使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驱散,向加入集体游戏、相互交往提供条件。

我园 “幼儿园室外环境的开发与利用”重在开发幼儿园室外环境中的潜在资源,充分利用室外环境,进行五大领域的各类活动,创设混龄交往平台,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均衡发展。混班戏剧表演区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区域设在户外一条长廊,组建“角色游戏一条街”,这无疑是室外学习环境开发和利用的最好形式之一,这种象征性的角色游戏对幼儿学习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

 

参考文献

[1]潘例.心理·环境·行为一一幼儿园交往空间构成模式分析[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5.

[2]刘敏.儿童游戏活动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景观营造的研究[D].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9.

[3]袁恒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幼儿园建筑环境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硕士论文, 2006.

[4]包智博.浅析环境心理学在幼儿园室外环境中的应用[J].建筑论坛与建筑设计,201030.

[5]查华,刘环.对幼儿园室外环境的思考[J].环境布置,2012.

[6]遵循自然——德国多特蒙德市市立幼儿园的室外环境[J].开眼界,2011.

[7]师卫华. 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的当前我国幼儿园室外环境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11.

[8]江宁.幼儿特征影响下的幼儿园室外环境安全设计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D].2012.

 



[*]杨梅,女,深圳实验幼儿园执行园长,小教高级,研究专长为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