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12年05月29日 浏览:1235 次
根据WHO报告,意外伤害已成为大多数国家儿童及青少年的第一位死因,被国际学术界认为21世纪威胁儿童健康和生命的主要问题,也是21世纪儿科和儿童保健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儿童“远离意外伤害”刻不容缓!老师、家长有必要了解预防儿童意外伤害方面的知识。
二、常见的意外伤害及预防处理:
1、气管异物吸入(气管堵塞)处理:是指各种异物不慎被孩子吸入呼吸道,异物可能停留呼吸道任何部位,重者可造成窒息立即死亡。预防处理措施:幼儿决不可躺在床上吃饭或边跑边吃饭;婴幼儿进食时严禁使孩子嬉笑、哭闹;婴儿所到之处,不放小、细碎能放入口中的物品,防误吞;不给孩子强行灌药。急救方法:拍背法:小儿趴在救护者膝盖上,头朝下,托其胸,拍其背部,使小儿咯出异物。催吐法:用手指伸进口腔,刺激舌根部催吐,适用于较靠近喉部的气管异物。迫挤胃部法:救护者抱住患儿腰部,用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顶压其上腹部,用力向后上方挤压,压后放松,重复而有节奏进行,以形成冲击气流,把异物冲出。鼓励孩子咳嗽。
2、烫伤处理:立即脱离热源,用冷水冲淋;皮肤仅有红、肿、痛,可涂火烫膏或蓝油烃等药膏;皮肤出现水泡,不能用针挑破,面积较大时,用清洁被单覆盖及时送医院处理;皮肤与衣服粘连,用剪刀剪开衣服,脱去未粘连的衣服,千万不能脱已粘连的衣服,用清洁被单覆盖及时送医院处理;强酸、强碱灼伤时,先以清洁冷开水冲洗,再送医院处理。注意:涂酱油或雪花膏是不正确的方法
3、头部摔伤处理:血肿,早期可冷敷(减少皮下出血),48小时后热敷(促进吸收)。出血,用消毒纱布按压伤口后送医院。未出血,成人要对幼儿进行24小时密切观察,观察中如出现头痛、嗜睡、恶心、呕吐,抽搐、意识模糊等症状,立即送医院。注意:平时教育幼儿头部摔伤后务必告诉成人。
4、鼻出血处理:先让孩子坐下来,安抚他的情绪,然后用大拇指和另一手指完全夹住鼻子的柔软部分,向面部骨头方向轻轻地捏压住鼻子。按压姿势要保持5分钟,并且期间不要停止压迫而察看出血是否停止。在压迫5分钟后,轻轻地松开鼻子以防止再次鼻出血。幼儿坐直、头前倾;蘸1%麻黄素或0.05%肾上腺素消毒棉球或消毒干棉球塞住出血侧鼻翼,同时压迫两侧鼻翼,张嘴呼吸;额部、鼻根部冷敷;如处理后仍出血不止,应送医院;止血后2-3小时避免运动。错误做法:将孩子的头向后仰,然后不停地拍击他们的额头。注意①不能让幼儿头后仰,会使血液通过鼻后孔流入气道引起窒息。②如果孩子经常鼻出血,并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鼻塞,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排除患血液性疾病的可能。
5、触电的处理:迅速切断电源,否则不但无法救孩子,还有可能伤及大人。如果电源关不了,则可用厚而干的衣服、木棒(扫帚柄或椅子)或用干毛巾绕在孩子脚上推开或拖开孩子。在孩子脱离电源之后,要尽快将孩子移到通风较好的地方,然后送医院进一步治疗。错误做法:拉触电的孩子或电线。
6、穿刺伤处理:尽快用镊子取出容易夹住的小物体,如果是不容易取出的小物体,或物体过大,或是插入过深,则需要求助医生或通知120急救中心,千万不要勉强地取出或移动这些物体。有需要的话,也可以用绑带固定物体防止它旋转、活动或造成进一步的伤害。然后可以用干净的水来给孩子冲洗伤口。有些时候穿刺的物体虽然已经取出,但是其实已经造成了内出血,甚至感染。所以家长和老师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以为表面清理干净就应该没事了。如果穿刺进孩子皮肤的物体非常脏,而且小孩最后接种破伤风疫苗的时间已经达5年以上,则孩子需要看医生,进行破伤风的加强免疫治疗。
7、骨折或脱位的处理:首先要问他受伤的部位是否能够移动,如果他说可以,只是感觉稍微有一点疼,那通常说明受伤并不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先让孩子选择自己舒服的姿势休息,然后在受伤处盖上一层布,受伤后的24-48个小时内每隔2-3个小时对受伤部位用冰袋进行冷敷,这样可以减轻受伤部位疼痛、出血以及肿胀。但是冷敷的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切不可长时间不间断的冷敷或者直接将冰袋放在皮肤上,那样会造成孩子皮肤的损伤。如果情况严重,应该马上叫急救车,在急救车到来之前,可以对受伤的部位作一些简单的包扎固定,有利于医生的进一步治疗。错误做法:移动或搬动孩子,这可能引起进一步的错位,以及血管因压迫而破裂出血。桡骨小头半脱位最常见的一种脱位,疾病多为间接暴力所致。如:用双手牵拉幼儿腕部;走路中跌倒;穿衣服时由袖口牵拉幼儿腕部;在床上翻滚时,身体将上肢压在身下,迫使肘关节过伸等外力造成。防治暴力牵拉,尤其是防止大人牵着孩子的手孩子突然跌倒就会导致脱位。
8、动物咬伤的处理:安慰受伤的孩子,使他尽可能的安静、放松。随后应立即使用肥皂彻底清洗被咬伤的伤口,以减少感染风险。然后隔着纱布以保护皮肤,并快速就医。医生会检查孩子是否该接受合适的破伤风免疫,或者判断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疫苗。错误做法:只用家用的消毒药水对伤口进行了消毒包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