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宜
在众多谈家庭教育的图书中,《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是一本奇特的书。翻译者说在美国大的书店里面都有这本书,该书从1980年初版以来,一直畅销,位于美国家庭教育图书的前列。
相信凡是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不自觉的去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曾对孩子颐指气使、厉声说教,是否曾对孩子心不在焉、随便应付,是否曾对孩子只图省事、直接代劳,是否曾对孩子稍有不对、严加惩罚,是否对孩子枉加论断、画圈定型,是否对孩子有足够的耐心、关爱、尊重、鼓励、信任和信心,《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就对成人的言行发起了一场前所未有“革命”!
认真读完之后,在矛盾与冲突中反思,大有收获。自认为,感触最深的是:认同孩子的感受,才能使他改变自己的情绪。情绪就是情绪,没有对错之分,没有好坏之分。这一点,非常管用。以前,一直用自己的感受给孩子的情绪反应打上好与不好的标签,却没意识到对孩子的尊重包括了对孩子感受的尊重。在意识到我们这个大错误之后,相信孩子的个性会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书中的每一个练习都是要自己先尊重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提高自己作为管教者本身的修养。不是无休止的说教,而是用生活中常见的实例来分析,而且书中配了一正一反的插图,可以很直观地把问题解释清楚,让我们在微笑中学习到问题的解决之道。书中每一部分都配有练习,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举一反三,更好的掌握每一种方法,个人觉得作者很会教导,做到教授一章,巩固一章。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相信在许多家庭都上演过:
孩子:妈妈,我累了。
妈妈:你刚睡过午觉,不可能累。
孩子:(大声)我就是累了!
妈妈:你不累,就是有点爱犯困,赶快换衣服吧!
孩子:(哭闹)不,我累了!
孩子:妈妈,这儿好热。
妈妈:这儿冷,穿上毛衣。
孩子:不,我热。
妈妈:我说过了“穿上毛衣!”
孩子:不,我热。
……
类似的对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太常见了,你可能都不觉得这里有什么问题。但这正是最大的问题,我们太以自我的感觉为中心而忽略了别人的感觉。虽然,总把“我是为你考虑”这类话挂在嘴边或放在脑子里,但事实上的行为却是完成没有做到。对孩子来说,他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完整世界观,对于他们自己的很多想法很多感觉并不自信,如果经常地被大人否决,就很容易迷失他们自己的内心。这是对孩子最大的打击。
让我们多感受孩子,体验孩子的感受,多以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多肯定、接纳孩子。首先要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及对人性的基本看法,然后再学习不加价值及判断地倾听孩子说话、真诚的沟通,相信必能成为没有输家的教师。不论大人或小孩都期盼被肯定、接纳,当被如此对待时,他就能破茧而出,改变自己,塑造全新的自我,使自己更有作为。孩子就像有无限潜力的种子,而教育者的接纳就是开启孩子潜能之门的钥匙!
学会倾听,首先要端正教育者的态度,建立亲密的关系,孩子心里少了设防,就会对我么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我们了解孩子的想法,也才能更好地教育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