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19年03月12日
导言
本学期,平台将继续推出教师说栏目,实验幼儿园的老师们将以专业的视角分别从:幼儿园教师观察、幼儿游戏、幼儿与环境以及区域创设四个专题,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对幼儿教育的见解。同时,我们还会在第五周、第十二周以及第十六周送出家长福利,让实验幼儿园的老师们解答您在育儿方面的困惑,大家可以积极的留言,我们将选出一些问题给出解答哦!
观察和记录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可以说观察是教学的开始,因为在观察和记录的过程中,老师能更加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动机,站在儿童视角去理解儿童,由此教师才能更好的支持幼儿进一步的发展,更合理的安排一日活动。
工作中如何做好观察活动及记录呢?结合个人在工作实践过程的所得所悟,与大家分享个人浅见,望抛砖引玉,共同进步。
1、前期功课需做足,知根知底是必须。观察和记录,首先要先了解班级每个幼儿的背景资料(幼儿的个人经验、家庭背景、健康状况等),观察应始于初次的家访活动,提前了解幼儿喜好,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认知能力及基本性格特征,此外,在家访活动中,也可以通过幼儿负面的言行举止了解幼儿所处语言环境及成长环境,做足功课,为良好的观察打下基础。
2、客观中立的态度是做好观察的重中之重。在观察幼儿的活动中,要求老师秉持客观中立的态度,摒弃对观察对象的情感因素,对每一个观察对象做到不施加个人情绪和情感、不随意贴标签。正如实验幼儿园的儿童观所倡导的那样:“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幸福的种子;每一颗种子,都是一个多彩的世界。”
3、学会“闭上嘴,管住手”,把握介入的度。在日常活动中,教师的站位,不能离幼儿太远,会影响记录内容。也不能离幼儿太近,会影响幼儿的正常活动。在非安全和原则上的事,教师要学会“闭上嘴,管住手”,要相信每个幼儿都是有学习观察能力的,多用慧眼去发现幼儿的闪光点。
4、多种形式结合提高观察水平。工作中观察的形式可以是个人、小组或是集体多种方法,我建议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要局限于一种观察形式,而要多种方式结合进行观察,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多种观察形式结合可以弥补单一观察的缺陷。
5、观察要有持续性,也需“标签”化。工作中我们会将一个班级幼儿分为5个小组,确保每周至少能保证每一位幼儿会被重点关注。同时,对重点关注的幼儿实施“标签化”管理,如对当日重点观察对象戴上颜色手环,使每个老师一目了然该幼儿是本日重点观察对象。
那我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又可以如何记录呢?
1、文字记录:文字记录可以帮助我们随手及时记录,有时记录不下来,我们可以记关键词或者自己看得懂的符号,之后回顾整理。但切记只记事实,不做解释。
2、拍照:现在大家可以随时用手机拍照记录,但是仅仅只是照片不加文字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每个人解读会有偏差,所以我们还要加以文字补充情景,还原现实情况。
3、录像:可以使我们更直观地回忆整个故事,完整记录当时情形,帮助我们提高现场应对能力。
4、录音:可以使我们记录详细对话过程,帮助我们分析提高对话技巧。
文稿:罗辉霞
审稿:白小溪
责编:小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