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家园共育 >教师园地

教师说 | 孩子是成人的一面镜子

发表日期:2018年11月27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幼儿时期对人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幸福的种子,每颗种子都是一个多彩的世界,孩子们的世界色彩斑斓,作为幼儿教师,如何解读孩子的各种行为和想法呢?



本学期,我们推出“教师说"栏目,让我们跟随专业老师们视角,去倾听儿童的声音,走近儿童,走进儿童。



我们常说,孩子是成人的一面镜子,成人的一言一行,都会折射到孩子身上去,所以身教的影响远远重于言传。模仿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主要途径。所谓模仿,是指个体不自觉地重复他人行为的过程,儿童的动作、语言、技能以及行为习惯、品质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模仿。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小朋友有意或无意识的模仿成人的行为。比如在角色游戏中,孩子们会模仿妈妈化妆的样子,或者模仿爸爸背着公文包出门上班的行为。甚至我们会看到孩子跟成人走路的姿态、说话的神情、日常的小动作等都是一模一样的。

   那么,如何发挥成人的作用,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有以下几点建议:

1
凡事以身作则

成人想要孩子养成什么样的习惯,那么成人就要先做到。我们经常看到早上来园时大人在身后不厌其烦地提醒孩子:跟老师说早上好呀!其实,家长如果能以身作则主动向每一个人问好,孩子也会慢慢养成来园问好的习惯。如果成人想让孩子变得谦和,那么成人在面对孩子们之间的冲突事件时所表现出来的包容和胸襟,都会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

2
积极的肯定

当孩子出现好的行为时,成人要积极给予肯定和鼓励,一个微笑、一个大拇指、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肯定的话等都可以进一步强化孩子的行为。针对幼儿模仿性强的特点,成人可将幼儿从无意识的模仿引导到有意识的模仿,比如在培养幼儿某方面的行为习惯时,小伙伴的影响、积极的动画形象、优秀的绘本,都可以是幼儿模仿的最好榜样。

3
树立是非观念

孩子们的模仿很多时候是不加选择的,有时也会模仿同伴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小班的孩子如果看到同伴咬人,可能他也可能会出现咬人的行为。那么成人就要帮助孩子树立是非观念,让孩子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是错的,并提供正确的行为示范,让孩子去模仿。比如成人可以示范:当孩子想玩别人的玩具时,要说:你的玩具可以给我玩一下吗?如果别人同意才可以玩,别人不同意那就算了,不可以抢。让孩子跟随成人一起练习,提高社会适应性。

4
在模仿中创新

模仿的同时,孩子也在理解和应用。以语言能力的习得为例,孩子们在听觉中大量地积累和模仿,才会逐渐意识到语言与事物的联系,然后才开始运用语言来表达自我。

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和老师都是孩子的重要他人,我们都要在做好言传身教的同时,也要积极的回应和肯定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培养身心健康、习惯良好、情感积极、睿智创新的幸福儿童。


执笔:李佳琼
审稿:仇亚萍

责编:钮   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