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家园共育 >教师园地

教师说 | 品味成长

发表日期:2018年11月06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幼儿时期对人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幸福的种子,每颗种子都是一个多彩的世界,孩子们的世界色彩斑斓,作为幼儿教师,如何解读孩子的各种行为和想法呢?



本学期,我们推出“教师说"栏目,让我们跟随专业老师们视角,去倾听儿童的声音,走近儿童,走进儿童。



不断的追求专业的成长,是一个幼教老师在幼教道路上的前进方向,曾经凭着一腔热情加入到这个行列,几年之后,回首往昔,那个起起跌跌茫然前行的我,已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实战,变的愈加自信而坚定。前辈们的教导以及自己的经验让我的教育观念不断转变。我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放手让孩子去创造,追随孩子的兴趣,让我在“三人行”课程理念下、不断的发现惊喜,不断的自我成长…


在接触“三人行”课程之前,我更多是做一些主题性活动,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去制定学习计划,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及发展需求搭建好活动的框架、提前预设各大领域的活动内容,最终让学习目标得以实现。通过这些不难发现,在老师的带动和引导下,孩子确实能习得知识技能和经验。但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莉莲•G.卡茨等人在《探索孩子心灵世界》中提到,单纯的学校教学活动或游戏化的学习活动对于年幼的孩子都是不够的,因为这两类活动都不能充分挑战儿童的心智。她认为真的教育应该涵盖儿童整个心灵活动的成长,鼓励他们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探索关心他们周围的环境。这种支持儿童学习的方式看似简单易操作,实践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那如何又能做到这一点呢?在“三人行”课程理念下的儿童学习与发展——“综合探究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找到了一些灵感。


以一个关于幼儿园五楼平台改造活动为例,五楼平台是一块阳光极好、舒适宽敞的好地方,一直空着。基于孩子的发展需求,园方决定要将五楼的平台这块宝地进行规划,打造成一处孩子喜欢且富含教育价值的活动场所。原计划由园方拟定施工计划、划分好区域、填充富有教育价值的设施设备也能实现这一目标。但想到既然是孩子的地盘就应该让孩子做主,大班的孩子已经有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力,我们决定把话语权交给孩子,听一听孩子的奇思妙想。

在这样的背景下组织了一次主题为“我心目中的五楼平台”小组团讨活动,问题一经抛出,小朋友们便以他们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始天马行空。

小宇说:“我觉得可以把五楼平台变成一个农场”,马上就有小朋友回应“做农场的话就必须要有很多小动物,那样才叫农场。”她们开始各抒己见,觉得可以建一些动物的住所,养鸡、兔、鱼等小动物。他们讨论的很火热,可见兴趣极高,但也有小朋友提出疑问:“养这么多小动物,会不会摔下来?”(在五楼)、“如果没有养好就会不会有生命危险?”、“在五楼平台放这么多东西,会不会倒下来?”等等。借着这一股讨论的热潮我继续追问:“那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些或者有什么更合适的选择吗?”鹭鹭说:“我觉得可以建一座户外公园,里面有摩天轮、海盗船、碰碰车和滑滑梯那些,小朋友都会很喜欢的”。小蓝兔说:“幼儿园里面已经有滑滑梯了,我们可以做一些幼儿园没有的东西。”他们也提到了水上乐园、游泳池、变形金刚基地、恐龙博物馆、冰雪世界、足球场等各种各样的想法。她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看来纸上谈兵已经满足不了她们了,于是我提出要再次到实地去考察一下。看了五楼平台之后,阿萌说:“这些东西都很大,五楼平台放不下的。我觉得可以做一个花园或者植物园。”“我觉得可以做迷宫”、“我觉得可以做菜园”,孩子们的探究兴趣仍在持续中。


这次谈话让我很欣喜,我看到了她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看到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孩子的想法全部记录下来,几经商讨和挑选,把实施价值较高的几个保留下来,进行再次讨论。万万没想到,两个小朋友的提问再次给了我一个更大的惊喜,她们说:“我们能不能把这些东西都结合起来呢?”“我们可不可以划分区域,把草坪分成很多块?”其他小朋友对此也大受启发,再三讨论之后,她们决定先画一张平面草图,参考讨论设计出自己心目中的五楼平台。

在这个活动中我发现每个孩子的发言角度都不一样,她们有的考虑到了安全性、有的考虑到了场地的大小、有的关注的是趣味性、有的小朋友敢于创新,有的是根据个人喜欢。当我们把主动权交给了孩子,她们的兴趣和参与度极高,每个人都愿意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善于提问、敢于质疑。对于孩子来说,她们对世界的认知是有限的,提出的问题也是基于自己对世界以及自己的经验和感受,但是通过讨论和分享无形的扩大了她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他们的世界观会愈加丰满而立体。与此同时,孩子们决策能力也有所提升,她们会尝试去思考可行性,自己去进行辩证和做合适的选择,放弃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为达成一致目标而努力。

我全程以一个支持者和观察者的身份,去倾听和记录孩子们的表达,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和建议,鼓励她们去发现和探索。我自己也从更关注结果到了更注重过程的转变,不在局限于在这个话题上孩子到底会讨论出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而是在与她们互动中发现儿童视角,这是我和孩子共同的进步和成长。

一个好老师,不仅是教育者,更是学习者,带着好奇心和孩子探索一同这个世界的奇妙与美好,美妙的故事和幸福感都会随之而来。

作者:胡叶歆

审核:仇亚萍
责编: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