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家园共育 >教师园地

教师说 | 好玩的音乐游戏

发表日期:2019年04月16日



导言

本学期,平台将继续推出教师说栏目,实验幼儿园的老师们将以专业的视角分别从:幼儿园教师观察幼儿游戏幼儿与环境以及区域创设四个专题,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对幼儿教育的见解。同时,我们还会在第五周、第十二周以及第十六周送出家长福利,让实验幼儿园的老师们解答您在育儿方面的困惑,大家可以积极的留言,我们将选出一些问题给出解答哦!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激发他们内心对艺术的追求,提升审美能力,还能够开发大脑潜能,让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我们常听人说“玩音乐”,恰恰证明了音乐的丰富与有趣。如何发挥音乐游戏的力量,首先需要我们的初步了解,抓住核心才能有的放矢。


一、歌唱游戏的设计与组织


歌曲的选择需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贴近和反映他们的生活,最好音域以中央C开始的一个八度为宜。游戏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如故事法、情景法、发声法、动作法、手/指偶等,教师若安排范唱环节宜清唱为主。引导孩子在理解歌曲背景及熟悉歌词的前提下,根据年龄段尝试不同的表现形式,如齐唱、合唱、轮唱、重唱等。注重对歌唱情绪的把握,提高孩子歌唱的兴趣和表现力。



二、韵律游戏的设计与组织

在音乐中进行节奏性的动作游戏,如走、跑、跳、拍手、点头及变换队形等,注重孩子对音乐的表现力。常采用故事导入的方式,引导孩子理解故事情节,从而模仿、探索和创编动作,再将完整动作与音乐匹配,在主动学习中愉快地掌握相应的动作。 


三、打击乐游戏的设计与组织

打击乐可以实施成为一种有组织的教学活动。结合乐曲,体验常见乐器的演奏方法,学习看总谱和指挥,在合作协调中发展孩子的社会性;打击乐还可以实施为在区域中的自主探索,需提供碰铃、沙锤、响棒、响板等简单易操作的打击乐器,配备可自由操作的CD机,音乐的选取最好是孩子较为熟悉的旋律。引导孩子熟悉乐器的音色、性能,培养对节奏游戏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兴趣爱好。


四、音乐欣赏游戏的设计与组织

音乐欣赏注重对孩子音乐素养的培养,扩大他们的眼界,创造机会接触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产生情感的共鸣,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述感受和对作品的理解。

一节音乐欣赏活动可多次欣赏,设计上体现层次性,有整体感知,还有分段体验。每次欣赏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如寻找音乐中的上行、下行,跳音等,感知曲式结构,尝试图谱表现等。总之,快乐才是孩子学习、探究、尝试的原动力。



歌唱与节奏

《一只哈巴狗》

1.猜动物声音游戏

-小猫、老虎……

-最后猜汪汪哈巴狗

2.熟悉歌曲

老师唱歌学生看到骨头卡片念“汪”

3.歌唱与律动

-老师做动作帮助记忆歌曲

-示意小朋友跟随动作

4.卡片游戏

-带入和空拍能力强可以加入汪汪

-小朋友能力强可以尝试举卡片

K: 骨头卡片四分八分(2个肉骨头),空拍各一张

韵律游戏


《洗澡的小狗》



曲式结构A B A B A B为发抖)

1.导入

-老师示范洗澡律动,请小朋友猜小狗在干什么

-老师示范甩水律动,大家跟随模仿

2.讨论洗澡程序:头、上身、下身

3.为同伴(小狗)洗澡

一号小朋友为二号小朋友洗澡

4.角色互换

M:洗澡的小狗

T: 纱巾

欣赏与律动

《小狗圆舞曲》



曲式结构A(快)B(慢)A



1.故事导入:小狗肚子饿了,要找什么吃?

2.集体律动

-跟随老师找骨头律动

-小朋友相互发现有创意的动作,可以请设计者当小老师

-大家到公共空间中找骨头

3.美术

-感受曲式结构,讨论绘画方案,老师示范画

先画一个小狗的房子,A段在房子外到处跑,B段回家休息(可以画梦到的骨头)

-大家分享小狗找骨头的路线

M:小狗圆舞曲

T:蜡笔/彩笔、白纸

欣赏与表演

《口哨与小狗》


曲式结构A(吹口哨)B(散步)A


1.故事导入:开心的小狗用吹口哨表达自己的心情,还到森林中散步

2. 整体欣赏:寻找口哨和散步的地方

3.分段欣赏

 -模拟吹口哨

-发口哨跟吹

4.表演

M:口哨与小狗

T:吹龙口哨



希望在音乐的道路上,我们共同前行。享受音乐、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