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24年05月23日
小时候,你是不是常常会把牛奶果汁放进冰箱里,体验它又冷又冰的快感。设想一下,把童年时你曾经的无助放进冰箱里,长大后再拿出来,它是什么味道?
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天天与孩子一起生活。孩子的天真烂漫似乎与成年人的成熟稳重是脱节的,但现在的他们也是曾经的我们。在某个时刻,你是否因为与孩子的一言一行而回想起曾经的自己?那天,班上一个特别能干的小女孩走过来对我说:“琳琳老师,今天中午我会光盘的,你可以陪我吃饭吗?”那瞬间我被她祈求的眼光噎住了。我在想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价值观的孩子?光盘本身是一个爱惜粮食的良好行为习惯,但是否我们在鼓励孩子的同时过于功利化地强化光盘的奖励机制,而忽视去让孩子明白光盘本身的意义。这是一个自我要求极高的孩子,平时无论是自理还是学习,都是模范先锋,是老师树立榜样示范的对象。我在想她的压力一定很大,因为她什么都要做到最好,她不敢懈怠她不敢让大家失望。久而久之,她所有被成人强化肯定的行为似乎成为了一种示好,一种只有我这么做,我才会被喜欢、被肯定的心理状态。
那瞬间,我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小学以来,我的成绩没有下过90分,因为我的妈妈只会在高于90分的卷子上露出笑脸,仿佛考高分成为我被看见被肯定的唯一价值。那时候我无从纾解,而今时今日,我却可以帮助另外一个类似的孩子。于是,我蹲下来对她说:“你不用光盘,我也可以陪你吃饭,只要你想。”我在告诉她,老师对你的爱是无条件的,你对老师的情感需求不需要以任何条件来交换满足。这个时候,教育完成了一个闭环。我在帮助她,也在帮助曾经的我。
我始终觉得教育是一场修行。当我还是个学生时,我为成绩不够好而彷徨过,而今我作为一名教师,同样的问题映射在另一个孩子身上时,我学会用教育者的力量去温暖她、开导她,我学会了与曾经的自己和解。古人有云: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回溯童年的经历是为了更好了解我们的孩子,让花开花,让树成树。毕竟我们生来就是为了成为自己,而不是活在别人期待的眼光里。
荣誉经历:深圳实验幼儿园百花部小三班副班主任,从教2年半;学前教育杂志社第三届幼儿园高质量发展专家研讨会会议论文三等奖;当代杯论文三等奖;深圳实验幼儿园一三五十观察考核开放优秀奖;深圳实验幼儿园科学教学开放活动优秀课例奖;
儿童观:天真永不消散,允许孩子出现的一万种可能。
END
深圳实验幼儿园
为孩子种下一生幸福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