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24年11月20日
探索发现是体现“如何做”的环节,这个环节的关键价值在于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从而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目标。这个环节能促进幼儿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积极性和能力的提升,通过表达、表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幼儿可以操作、实践的体验内容,同时保证幼儿探索的时长。在探索发现环节,教师常使用观察与记录、调查与分析、资源提供、合作学习支持及示范引领等策略促进幼儿的深入学习和探索。在探索发现环节,要着重支持幼儿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支持
·调查的内容和展开的探究活动都是基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为幼儿准备充分的探索材料。
·给幼儿充分的选择权,选择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做与探究相关的事情。
·在教室里创设探究专区。
·认真对待幼儿反馈回来的调查表或海报,及时张贴,精心设计版面。
·鼓励幼儿围绕收集回来的信息进行随机交流。
·以同伴的身份参与,和幼儿共同操作材料。
合作学习支持
·相信幼儿,把所有幼儿能做的事都交给幼儿。如,管理自己的调查表、收集材料、在指定的范围内摆放自己带来的材料
·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小组活动,注重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注重分工合作的过程,不包办代替
具体落实到实践中,教师可使用以下策略。
在探索发现环节,教师常用的一种互动策略是观察与记录。观察记录是了解幼儿、解读幼儿的关键,是教师实施有效指导的前提,是教师反思自我,调整活动材料的依据。
综合探究活动在“三人行”课程行动方案中的第一项重点任务就是观察,了解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同时通过观察记录幼儿操作的一些过程,推进持续探究。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对如何观察记录存在着困惑和疑问。教师到底应该如何观察?观察什么?怎样才能为后续的活动开展收集有用的资料呢?
需要明确的是,观察应该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在正式观察幼儿之前,应理解并熟悉在探究主题下可能有哪些值得探索的内容,应先明确要观察哪些幼儿,观察什么活动,想要了解哪些相关的信息等。
首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状态,主要包括幼儿操作的时长、幼儿的表情等;其次,观察幼儿在操作中使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幼儿拿取材料的顺序、幼儿遇到问题时的处理方法;再次,观察幼儿在操作中与他人的交往情况,如幼儿向他人求助的情况、幼儿与他人合作分工的情况;最后,观察幼儿可能的经验水平,如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幼儿可能缺少的相关经验等。
在探索发现环节,合理使用调查表,能够有效推动探索活动的进展。在前期使用调查表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瓶颈,如,调查表文字过多,幼儿在分享时无法很好地回顾调查内容;调查的问题是无法体验的二手信息,幼儿很难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在后续不断的研究中,我们总结并梳理了调查与分析的一些策略。
有效调查的核心是激发幼儿到实地进行考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给于呼应和互动,这样的互动不是即时互动而是长效互动,能够引发更多的思考和问题,推动深度学习。
关于调查表的设计与使用的思考
·调查表使用的时机:当班级材料、环境无法满足每名幼儿的体验时,可以将体验的任务制成调查表,引导家长带领幼儿一起探索。
调查表的使用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搭建学习支架,让幼儿通过亲身调查与实际体验逐步深人认识事物。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现有经验。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也可以让作为探究活动支持者的家长参与其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
深圳实验幼儿园
为孩子种下一生幸福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