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24年12月25日
文化体验活动是“三人行”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艺术表征、科技创新、传统节庆三个部分的内容,并通过“活动准备——了解体验—表达收获”的路径使幼儿感知传统文化的内涵,感受深圳科技的魅力,凝聚文化自信,培养民族归属感。
在幼儿园向时代化、数字化迈进的过程中,我们发挥“园一家一社”同心圆辐射作用,资源联动,努力通过环境创设、文化创意,课程建设与文化传承实现交融共进,使幼儿园的教育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体现中国审美与中国智慧,让幼儿园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家园。
文化体验活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注师幼共同的学习兴趣点,感受文化内涵
文化体验活动的主题包括了艺术表征、科技创新与传统文化,这些主题以幼儿在家庭、社会场所等接触到的文化要素以及被这些要素所激发的兴趣点为出发点,进而构建出有助于满足幼儿发展需求和答疑解惑所需要的文化体验课程。如,在当今社会,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科技,衣、食、住、行中都有现代科技的影子。作为在深圳长大的孩子,时刻都能在生活中感受到科学进步带来的便利。当幼儿对机器人、平衡车等感兴趣的时候,我们就把它们搬进幼儿园,教师可以与幼儿共同了解机器人的奥秘,组织关于机器人的主题活动等,从而扩展幼儿有关机器人的知识。或者将课程的组织思路反过来,幼儿园组织“科技节”的相关活动,创设充满教育意蕴的环境,从而激发幼儿对科技的兴趣,进一步指导幼儿在家庭、社会等非学校场所去进一步感受文化与科技的内涵。
有利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
文化体验活动的重点不在于让幼儿熟练掌握某种文化知识或技能,而在于让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体验传统文化的情感内涵,分享传统文化带来的乐趣,从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等成为植根幼儿内心深处的精神血脉和文化素养,激发幼儿内心深处的最早的文化自信和最初的民族自豪感,这是我们进行文化体验活动中传统节庆文化最重要的意义所在。在传统节庆活动中,我们将一年的节日、节气分为连续的教学版块,以幼儿的文化兴趣力出发点,依据幼儿不同的年龄层次,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建构适宜当下节日氛围的文化活动,从而引导和锻炼幼儿以中国儿童的视角思考问题。
适宜在幼儿园开展的传统坊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每个节日都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传统节庆活动彰显出强烈的文化气息,焕发着浓厚的生活情趣,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对生活的探究兴趣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亲近感。同时,根据节庆特点布置环境,在家长的配合下创造良好的节庆氛围,投放材料,让幼儿说、唱、跳、画、演、玩、吃等,体现丰富的教育价值,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有机结合。
三
有利于促进教师与幼儿的合作,丰富幼儿的艺术表征
与传统的幼儿教育认为幼儿是需要被教育的,课程是教师教、幼儿学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是,“三人行”课程中的教师们相信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者,他们为幼儿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文化体验活动的实施,通过教师与幼儿平等民主的参与式交流,使幼儿获得积极体验,通过师幼之间的协商对话,使教师在了解幼儿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对幼儿进行个性化的指导。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最佳合作者。教师通过提问幼儿、倾听幼儿、与幼儿共同完成体验式活动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庆祝中秋节的活动中,师幼可以共同制作月饼、品尝月饼,共同制作花灯,共同进行故事表演等,这些活动的完成需要师幼频繁的互动和交流。
幼儿有不止百种语言,艺术是很好的表达方式。在文化体验活动中,我们有专门的艺术指导教师帮助师幼运用丰富的艺术材料,鼓励幼儿进行多元表征,帮助他们丰富、深化活动体验,进一步促进幼儿表征能力的发展。幼儿在与周围的人,事、材料互动的过程中,通过感受和回忆这些直接经验,逐渐建构知识并认识他作所理解的世界。幼儿通过表征展现出他们对事物特性、关系的理解,以绘画,语言的再造形成自己的认识。通过文化体验活动,普通的材料会被幼儿赋予意义,通过语言描述、情感表达,进而呈现出丰富的艺术语言,这也是幼儿在学习以及内化知识的过程中所运用的工具以及内在思维的呈现。
深圳实验幼儿园
为孩子种下一生幸福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