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侨香部 >侨香新闻

萌娃变身史前园丁!深圳实验幼儿园惊现"恐龙植物园" | 大师进校园

发表日期:2025年02月21日

    
深圳实验幼儿园





大师进校园

——栏目介绍




“大师进校园”系列活动是深圳实验幼儿园“园家社”协同育人的一次创新尝试。为拓宽幼儿视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我园将邀请不同领域造诣深厚的大师走进幼儿园,与孩子们面对面交流,分享他们的知识经验,播撒智慧的种子。

“大师进校园”将涵盖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人文社科等领域,采用科普大讲堂、互动游戏、操作体验、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为孩子们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通过与大师的零距离接触,孩子们将收获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期大师






深圳实验幼儿园侨香部小一班李君泽妈妈。

高级工程师,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专家库成员。

硕士毕业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林业与自然保护专业。

目前就职于深圳市仙湖植物园公众服务中心,主要从事科普教育、自然教育工作以及森林生态、城市碳汇相关研究。主持完成各级科研科普项目4项,出版《木化石 远古的记录者》,参与编写《嘉卉—百年中国植物科学画》等作品,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中英文研究论文近十篇。获中国林学会梁希科普奖、南粤林业科学技术奖(科学普及奖)二等奖、广东省优秀自然教育课程、深圳市科普作品大赛二等奖等国家省市奖项6项。





萌娃变身史前园丁!

深圳实验幼儿园惊现"恐龙植物园"


2025年2月18日上午,深圳实验幼儿园侨香部惊现奇幻场景!深圳市仙湖植物园高级工程师李珊老师带着起源于恐龙时代的植物——桫椤的故事闪亮登场,而萌娃们卷起袖子、抄起小铲子,在自己设计的恐龙乐园里开启史前生态大作战!



「恐龙来信催更啦」


去年仙湖植物园赠予的桫椤树,如今已长出层层“绿罗裙”。这株起源于恐龙时代的“活化石”引爆了创意风暴——孩子们与景观设计师一起展开了天马行空的创作,以“桫椤与恐龙”为主题,表达了自己的期待


●●●

儿童议事会上,孩子们发表想法:

●要挂一个牌,有恐龙标记的,名称有:恐龙世界乐园、恐龙蛋乐园、恐龙桫椤树乐园  

●做一个张开嘴巴的恐龙,嘴巴对着桫锣树,草放在嘴巴里。

●做一个摩天轮,上面有一个恐龙,想送它去吃桫椤树。

●做一个恐龙的生活环境,有树、草、石头里面有大小不一样的恐龙

●做一个放恐龙蛋巢,里面放恐龙蛋。

●建造一个水池,恐龙在喝水,有游泳的恐龙、飞天的恐龙(用一根棍子支撑着翼龙)。

●恐龙乐园要有很多恐龙模型:比如沧龙、霸王龙,摆放很多的恐龙模型在旁边,还要用标识牌写上名字。

建一个恐龙书柜,里面放一些关于恐龙的书。

●造一个博物馆,放一些恐龙化石、恐龙雕像、小城堡、放满恐龙玩具。

●恐龙跑步机,有3个恐龙跟小朋友比赛跑步。

●有恐龙的照片、画,挂在沙椤树上。







在孩子们的创意加持下,设计师设计了充满童趣的恐龙之家,将这片户外活动场地打造成充满奇思妙想的史前乐园。



「乐园变成园艺小课堂」


李珊老师与孩子们、老师们一起,共同打造这片载满童真梦想的乐园。稚嫩的小手握着迷你园艺工具,将孔雀竹芋、乌毛蕨、凤尾蕨、彩叶草等各种各样的奇妙植物移植到恐龙乐园中,还为植物们奉献上了第一顿大餐——浇上了足足的水分。



「穿越时空的植物课」


李珊老师开启恐龙剧场模式:“恐龙吃的食物可能是什么?答案就藏在你们种植的植物里。”李珊老师化身“自然魔法师”,用童趣语言讲述桫椤的故事,如绿色罗伞的舒展叶片、丝丝缕缕的不定根、螺旋排列的叶痕以及桫椤树孢子繁殖的奥秘都让孩子们睁大了眼睛,而各种可能以桫椤为食的中国恐龙介绍更是掀起了一波小高潮。




通过沉浸式科普,孩子们理解了桫椤作为恐龙时代见证者的珍贵价值,更懂得了保护濒危植物的重要性。当仿真恐龙模型低头轻触蕨类植物的叶片时,孩子们秒变科普达人“原来恐龙和蕨类植物是好邻居呀!”


「教育届的宝藏脑洞」


在小朋友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恐龙乐园顺利诞生啦:





RAIN WATER


本场活动是2025年深圳市“植物园进校园”的首次进校园课程,通过使用恐龙IP牵引植物认知,打造动手实践活动真实场景,让孩子们成为植物角的主人翁,培养了独立性、好奇心、探索欲和创造力。深圳实验幼儿园杨梅园长表示,这是“园家社”三人行创新模式的又一次成功实践,使生态文明教育真正扎根童心。深圳市仙湖植物园未来还将继续推进“植物园进校园”活动,将有更多植物课堂走进校园,以沉浸式的科普教育与自然教育模式,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END





深圳实验幼儿园

为孩子种下一生幸福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