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百花部 >百花新闻

第一期课程领导的基本概述 | 教师成长

发表日期:2025年02月26日

微信图片_20250218093742.jpg





04_SZSY Super表情包_Hi_240像素.gif

01
课程领导的发展阶段

课程领导相对于教育领域的其他概念要年轻的多。其最先兴起于国外,学术界公认的是1952年哥伦比亚大学帕索(Harry Passow)教授在其博士论文《以集体为中心的课程领导》中最早研究课程领导。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课程领导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研究得到迅猛发展。关于其发展阶段的相关研究,主要具有代表性的是四段论和三段论。四段论的代表是我国学者黄旭钧把课程领导发展阶段划分为:要素确立期,概念发展期,模式建立期,和实际应用期四个阶段;三阶段论的代表者是李朝辉,在他的研究中则把课程领导发展阶段划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深化期三个阶段。

肖燕.JPG

02
课程领导的内涵阐释

课程本身具有的复杂性使得“课程领导”成为几个较难界定的概念之一。”课程领导”作为从“课程管理”中分化出来的新概念,在西方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在哥伦比亚大学帕索教授(A.Harry Passow)于1952年首次提出时,并未引起重视,直到1985年布莱德雷(Bradley)出版《Curriculum leadership and Development Handbook》和随后几年内格拉索恩(A.A.Glatthorn)出版的两部重要著作即《Curriculum Leadership》和《The Principal as Curriculum Leader:shaping what is Taught Tested》后,有关课程领导的文献才开始纷纷出现。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学术界对课程领导的概念并没有形成较为一致的看法。从已有学者的研究中可以发现,中外学者尝试着从课程与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习与课程资源等方面对课程领导做出了不同的界定。我们将各位学者对课程领导内涵的理解汇成表,以便我们全方面、多角度的审视课程领导这一概念。


不同研究者对“课程领导”的内涵分析

image.png

表中关于课程领导的内涵分析,多倾向于从具体的“行为”进行定义,这也是当今学术界的主流。从上述学者对课程领导内涵的分析,不难发现:课程领导是将领导学的最新理念迁移并有机整合到不同层面的课程管理之中,课程领导的主要内涵包括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共同愿景;二是共同体;三是对话;四是提升。




深圳实验幼儿园

为孩子种下一生幸福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