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关于实验 >三人行课程

课程聚焦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诠释“三人行”课程理念

发表日期:2016年09月23日

       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说到“三人行”,很多人脑海当中浮现的一定是出自《论语·述而》篇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常常被用来说明应该多向别人学习,体现了我们对待学前课程应该秉持可持续发展的开放心态以及与时俱进的虚心胸怀。“三人行”课程强调在逐渐延展的时、空、人三个维度构成的社会试验场当中,幼儿、教师、家长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互动,来实现教育。

       初见“三人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她。“三人行”首先强调的是行。“行”是课程的核心所在。“行”是指行动,是幼儿在行动。课程实施是教师促进幼儿个体生命成长的过程,只有当幼儿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发挥个体的主动性,课程目标才能够真正的得以实现。陶行知先生曾说:“行是知之始”,“行”更加强调了幼儿的主动的行动、探究和学习。只有通过身体力行,幼儿获得最直接的经历与经验,才能够获得对事物的认知。这既是与国际接轨的,也是符合《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更是符合深圳实验幼儿园多年以来的实践认识的。由此可见,“行”其实就是自主建构在深圳实验       幼儿园被表达的方式,儿童的活动产生于自身的兴趣和意向、自主的学习,建构认识。这里的“行”除了自主建构外,还有着社会建构的意蕴。在“行”的过程当中,我们不仅引导幼儿积极的与材料互动,还引导幼儿在交往当中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三人行”中除了“行”,“三人”代表着团队、合作,是课程的重点。“三人行”中的“三人”突出了一种合作关系,强调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幼儿与幼儿的合作、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等。在这样的合作当中,更加彰显的是我们对尊重和平等关系的重视。在深圳实验幼儿园里,幼儿与教师是平等的合作关系,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教师绝不是指挥者或裁决者,更不是机械的传授者或灌输者。“关系大于一切”,教师真诚的倾听幼儿的声音,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同时,我们还注重同伴之间的合作、交往能力,创造同伴游戏与学习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此外,“三人行”当然要重视家长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一直秉承“家园共育,一车两轮”的家园共育理念,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当中来,为幼儿园的课程提供了坚强的支撑。可以说,“三人行”课程最大限度的整合了幼儿园、家庭和社会资源,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参与体验、交往互动、合作学习、表现创造及开阔视野的机会。这样的课程不仅是与世界接轨的,更是立足中国文化的。